9月9日,上午10點,躍進村街道革新村14棟。“菊姐,又出門了呀。”“對呀,今天早點去,約了理療師做理療。”
居民口中的“菊姐”名叫唐興菊,今年76歲,是老吾老躍新社區養老服務站的常客。“我雖然年齡不小了,但是心態還年輕,喜歡大家叫我‘姐’,顯得時尚嘛。”唐興菊樂呵呵地說。
步行7分鐘后,唐興菊抵達老吾老躍新社區養老服務站。該養老服務站位于躍進村街道辦事處一樓,今年4月份正式投入運營,面積有近500平方米,可為轄區老人提供日間生活照料、托養護理、醫療康復、休閑娛樂等,還可為轄區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助餐、助醫、助浴“三助”服務。
“菊姐,這兩天身體還好啥?”“不錯,就是偶爾感覺膝蓋有點痛。”“我先幫您熏個艾灸緩解一下。”……唐興菊走進康復室,和理療師熟絡地聊起來。
該養老服務站由政府購買服務,引入專業機構負責日常運營管理,采用醫養結合的方式,站內設置有診所、治療室、配藥室、康復室等,可為老人提供按摩、足療、吸氧等免費項目,以及收費15元-40元不等的各類推拿治療、火罐、刮痧、電腦中頻電治療、TDP 藥酒治療等項目。
一個療程結束后,唐興菊在理療師的指導下,來到康復室使用健身器材活動筋骨。
唐興菊說,自己樓棟附近也安裝有健身器材,但是如果遇到下雨天,就沒辦法使用了,并且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,自己也只有瞎琢磨。在這里鍛煉,不僅遮風擋雨,還能保證科學健身。
時間來到中午12點,大廳里一股香氣撲鼻而來,“叔叔阿姨,出來吃飯啦。”只見十余份飯菜已整齊擺放在桌子上,兩葷一素一湯,色香味俱全,十分誘人。
“我中午常常在這里吃飯,葷素搭配,10元一份,非常符合老年人的口味。”唐興菊說,自己一個人獨居,有時候飯菜做多了,吃不完也是浪費。在這里吃飯,方便又熱鬧。
該養老服務站的餐食由合作供應商提供,目前,養老服務站的食堂正在裝修,預計11月投用。
飯后,唐興菊躺下一邊做足療一邊小憩。下午兩點過,養老服務站前來休閑娛樂的老人越來越多,下棋、打牌、看書、鍛煉……唐興菊找了個空位坐下,和朋友下了幾盤象棋。“以前我們都在戶外的大樹下打牌、吹牛,免不了風吹日曬,現在這里什么都有,吹著空調,喝著茶,安逸得很。”唐興菊說。
在唐興菊的心目中,家門口養老已經成為了一種新時尚。“我到這里來的幾個月,認識了很多新朋友,有說不完的話。身邊有朋友、子女陪伴,很知足。”唐興菊說,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都開始選擇居家養老,在家住得舒適,身邊是熟悉的環境、熟悉的朋友,“而且比住養老院省錢。”唐興菊笑著說。